登 录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举行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暨开学第一课

【来源: | 发布日期:2025-09-15 | 点击数:

9月14日,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在国际会展中心大剧院隆重举行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学院党委书记苏丽辉、院长沈剑、学院2013届通信工程专业校友吴海川、党委副书记许丽芬、副院长赵新龙、副院长高金凤、学术副院长金子龙、学院学术副院长张艳超出席典礼。教师代表、新生班主任、辅导员、全体2025级新同学参加。典礼由学院党委副书记许丽芬主持。

开学典礼在庄重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

苏丽辉向2025级新生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祝贺。她指出,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是一所有底蕴、有实力、有担当的学院。学院的学科专业既是工业强国、制造强国的“压舱石”,也是数字中国、智能社会的“推进器”。她向2025级全体新生提出三点期望:一是要志存高远,在时代大潮中找到方向。从入学第一天起,就树立远大志向。要关心国家所需、人民所盼、科技所向,把个人梦想与民族复兴紧密相连,在大时代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二是要勤学善思,在实践中练就本领。要从“被动应试”走向“主动探索”,既要打牢学业基础,炼就扎实技能,也要敢于探索,在学习和成长的全面实践中培养能力、磨炼胆识、勇于创新,把青春汗水转化为成长的甘霖。三是要涵养品格,在青春奋斗中勇担使命。既要掌握“硬核”技术,更要培养“硬核”精神。要坚守诚信、尊重规则,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集体中关心他人、乐于合作,懂得“独木不成林”;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敢于拼搏、不轻言放弃。

沈剑《勇立信息潮头,筑梦强国未来》为题向全体2025级新生讲授开学第一课。他带领学生重温9月3日隆重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与其中的信息支援方队、电子对抗方队、网络空间作战方队等,指出信息类专业兼具服务国家的战略高度与支撑社会发展的民生厚度,在科学研究、前沿技术创新等方面也蕴含巨大的产业发展空间与个人成长广度。他介绍了学校与学院在学科平台、师资队伍、科研教学、人才培养等方面情况,勉励学生要立志高远、勇担使命,夯实基础、主动学习,开拓钻研、全面成才,励志成为能担重任、可堪大任的信息创新人才。

学院2013届通信工程专业校友吴海川回顾了16年前入学报到场景和在大学校园的学习、成长历程。他鼓励新生勇敢做自己的“主宰者”,将时间与经历投入课程学习、图书馆、实验室、运动场、学生组织、社团、社会实践等丰富的学习和活动中,保持“空杯心态”,坚韧面对竞争与挑战,敢于试错,不惧失败,用梦想指引方向,同时脚踏实地,积累真才实学,成长为有责任与担当精神的新时代的青年。

教师代表、自动化系专任教师吴平发言,向新同学的到来表示欢迎。他指出,手中的代码能驱动智能的引擎,设计的算法能解析世界的奥秘,构建的系统能够连接万物的未来,要打开视野的维度,夯实人生的算力,勇担时代的使命。他将大学比喻为“开放的操作系统”,将学生定义为“既是用户,更是开发者”,鼓励新生要将拥有的最高权限,去定义自己未来的模样。

控制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林智言结合自身成长经历,鼓励新生扎实专业基础、勇于创新,在浙理不断超越自我,活出精彩人生。她希望新同学要把学习与团队合作并重,以实际行动践行“厚德致远、博学敦行”的校训精神。

2025级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新生郭碧野发言。他表示,作为学院2025级新生,不仅要努力成为一名有知识、有能力的学生,更要成长为一位有责任、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把个人理想与时代使命相连,励志成为能担重任、可堪大任的信息创新人才。

学院党政班子为新生代表佩戴校徽,并赠送《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终生学习》书籍,全体2025级新生起立并佩戴校徽。带上校徽意味着正式成为学校和学院的一份子,承担起浙理信息青年的责任与使命。书籍代表着学院对新生们成长成才的殷切期盼。